看一個人適不適合學音樂,能不能學好音樂,并不是看他的音樂天賦有多高,先天條件有多好。其實學音樂的門檻并不高,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條件,以下這幾種類型的人,音樂學不好,其他事情也肯定難做好!
做事無法堅持的人
學音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通過長期定期的學習,和每天的練習來獲得進步,從而學習到新知識。
只堅持學半年,可能孩子連最基本的節奏還打不熟練;
只堅持學一年,可能孩子連譜面最基本的表情符號都認不全;
只堅持學兩年,可能孩子連二十四個大小調的音階琶音還沒學完;
只堅持學三年,還沒等到孩子小學畢業,他們可能就已經完全忘記當初學到的所有知識了……
所以說,如果無法堅持,那千萬別學音樂,否則也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和精力。
性格懶散的人
學音樂最怕懶散、隨性的態度。心情不好就不練琴,狀態不好就不練琴,沒練好琴就請假,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付了事,這類人一定學不好音樂。
學音樂需要保證每周的上課時間和每天的練習時間,并且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端正了學習態度,才能學有所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隨性狀態,永遠無法進步。
不愿付出的人
想學琴,但又不想買琴;想要孩子學得好,又舍不得花錢請資歷深、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想要進步快,但又不想花時間練琴的這類不愿意付出的人,最好不要有學音樂的打算。
學琴不買琴的這一態度,就是在向孩子表明:我對你學琴沒有信心,如果買了琴,到時候學不好,這琴就浪費了。竟然一開始就沒有做好堅持的打算,那還不如不要開始。
舍不得花錢找專業的好老師就等于耽誤孩子的音樂學習。在短時間內,家長看似省了錢,但實際上,那些“來歷不明”的廉價老師很有可能會誤導孩子,到時候那些錯誤在孩子的心里根深蒂固,花再多的錢也改變不了了。
“三分學,七分練”,對于不練琴的人來說,就算老師是郎朗,那照樣無濟于事,還是永遠也學不會。
不懂自省的人
不懂自省的人,喜歡把所有錯誤都怪在他人頭上。如果這類人學音樂,一旦在練習中遇到困難,就會責怪是老師上課沒教明白;一旦學琴進度比他人慢,就會責怪是老師故意拖拉;一旦考級比賽沒有達到理想的成績,就會認為是老師水平不夠。于是就會踏上不斷換老師的“不歸路”。
學音樂,老師固然重要,但是自己學琴的態度,以及練習的方法也是決定是否能學好的關鍵因素,如果不懂得自省,那最好不要學音樂。
對音樂學習不重視的人
如果一開始,對于學音樂只是抱著學著玩,試一試的態度,那還是不要有學音樂的打算。因為學音樂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那一定無法堅持。學音樂的過程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不僅孩子自己需要有恒心,家長也需要幫助孩子堅持。
想要學好音樂,一定要面對枯燥的基本練習,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時間,學會解決接踵而至的困難,以及絕不輕易放棄的信心。所以,只有足夠重視學音樂這件事時,你才會愿意面對這些困難,否則就會早早放棄。
學音樂的門檻與天賦無關
成敗只在于學音樂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