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節中空成內膛,外呈圓柱形,在管身上開有1個吹孔、1個膜孔、6個音孔、2個基音孔和2個助音孔。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節中空成內膛。笛塞用軟木材制成的塞子,裝在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里。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個孔。笛子能發音,就是通過吹孔把氣灌進笛管內,使笛膜和竹管內的竹簧產生振動。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個孔。主要用來貼笛膜。笛膜在這里起著變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沒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種獨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蘆葦膜做成的,經揉紋后取一小方塊使用。經過氣流振動笛膜,便能發出清脆、明亮的聲音。音孔:(按指孔)共有六個,分別開閉這些音孔,就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艨卓捎脕碚{音,起著劃定笛子最低音范圍的作用。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兩個孔,可用來調高音,起著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飄穗之用。海底又稱笛腦,是由笛塞內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內膛,它阻止氣流向上流動,使口風向下流動,集中發音。纏絲使用絲弦,纏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道,起保護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飄穗:系于助音孔上的裝飾品,通常用絲帶編成。鑲口:通常在笛身左端(或兩端)鑲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稱為鑲口。 竹笛的品種和規格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調笛。還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順笛等。
曲笛: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線(即纏絲)笛,因盛產于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這種笛子多為C調或D調,管身粗而長,可能是大橫吹的遺制。音色渾厚而柔和,清新而圓潤。廣泛流行在我國南方各地,最適于獨奏或合奏,是江南絲竹、蘇南吹打、潮州笛套鑼鼓等地方音樂和昆曲等戲曲音樂中富有特色的重要樂器之一。
梆笛:因伴奏梆子戲曲而得名。這種笛子通常稱為:F調梆笛、G調梆笛、A調梆笛。管身較曲笛細而短,可能是小橫吹的遺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種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會、評劇和梆子戲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劇等)的伴奏,也可用來獨奏,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
定調笛:每支笛子固定一個調,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它適應不同調子樂曲的演奏,最適宜獨奏或參加樂隊演奏。它給吹奏者帶來方便,可以不變指法,只用與樂曲相應的調笛吹奏即可。定調笛在笛身的吹孔與音孔之間,裝置銅制插口以調節吹孔與音孔的距離。這種經過改進的定調笛,能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可通過調節管長來控制音準。定調笛將對我國的竹笛名稱統一起積極作用,因為它不再有曲笛、梆笛之分,而是以第三孔的音高定名,這既符合民間傳統演奏習慣,又解決了笛子在調高問題上的混亂,并為記譜和演奏帶來很大方便,它完全適用于傳統的六孔笛和各種改革笛。
玉屏笛:產于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用當地的小水竹制成。笛身呈橢圓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鳥獸、蟲魚或詩文等圖飾,工藝精細。成對的雌雄笛更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騰龍";雌的笛管略細,發音明亮,上刻"彩風"。這種龍風對笛,在工藝上頗具特色。
短笛:又叫學生笛,笛身短小,一般無基音孔。分有膜孔和無膜孔兩種,練習或合奏用的。
低音笛:近年來隨著樂器的改進,加之音樂多樣的發展。笛子種類也就越來越豐富。例如:低音長管、彎管低音笛等等。第三孔的音高低于b1的稱為"低音笛",如:大A調、大G調、大F調、大調、大C調等。
按指方法:手指按孔的方法是:右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的指肚,分別按第一、二、三音孔;大拇指托住笛身下方第二、三孔之間;小指輕輕貼笛身或自然放置。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的指肚分別按第四、五,六音孔;大拇指托住六孔偏膜孔下方;小指自然放置于三、四孔之間偏外方。
正確的口形:吹奏時上下唇向兩邊稍有咧開,像微笑時的樣子。嘴唇既不要過分緊張,也不要過松。吹奏前先將嘴對準吹孔,并與吹孔形成直角。為幫助初學者掌握正確的姿勢,這里引用著名笛子演奏家趙松庭先生根據多年竹笛教學經驗總結出的口訣如下:
風門正,笛身平,頭要直,胸要挺。
拇指小指相扶持,莫使笛子柳搖金。
虎口之間可容蛋,關節舒暢手才靈。
六指按孔要嚴密,指指放松成弧形。
高低起落有規格,多余動作丟干凈。
口勁松緊隨我意,口風粗細由我心。
雙臂張開四十五,青龍白虎全都行。
演奏姿態忌做作,嚴肅認真見真情。
風門、誥?、吭柤嫝位置的??寮罷莆找
?。?)風 門:指上下唇之間的小孔。吹低音時,風門要大,吹高音時,風門要??;吹強音時,風門要大;弱音時,風門要小。
?。?)口 勁:指控制唇部松緊的肌肉伸縮力。通過口勁的松或緊,達到控制音量、音色、音高的目的。初學時用一般的口勁,隨著練習的進度,可逐步提高控制能力。
?。?)口 風:指吹氣的強度及用氣的流量。
?。?)位 置:指風門與吹孔之間所構成的角度。
吹奏各調音階的方法:正常情況與孔成直角。將笛子六個按音孔全部關閉吹奏出的音,就是這個笛子的筒音。笛子的種類很多,常有C.D、E、F、G、A、B等各調的笛子?,F以筒音為A的笛子為例來講如何吹奏音階。如筒音A當做"5’’音,就可以吹出1:D的音階來。全按時奏音,打開第一個音孔就可發出"6"1一、二孔(也就是開二孔)是"7"音;開三孔是"1"音;開四孔是"2"音;開五孔是"3"音;開六孔便于吹響,我們可以先把六個音孔全部打開,全部打開吹出的音是"4"音。然后再按,上一孔"3"音,由此向下做"3 2 1 7的練習。
呼吸與換氣的方法:呼吸,首先要有正確的姿勢,使呼吸器官處于自然狀態。目前普遍采用胸腹式呼吸法,即通過胸膜和腹部肌肉的活動來控制氣息。這種呼吸方法要求腰要直,胸要挺,肩要平,深吸一口胸部周圍的肌肉和胸肋骨逐漸擴張起來,并用小腹和橫膈膜控制住氣息,然后將氣息均勻這時可以感到腰部肌肉和胸肋骨逐漸收縮。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情形:(A) 1米以外處點燃一支蠟燭,把它吹滅,通常你會下意識地深吸一口氣,這時的吸氣往往是很用力并且一定是胸腹式相結合的。(B)你可以試跑500米,然后突然停下來,這時你的呼氣相當急促,頻率加快,吸氣的位置也會比平時深。這就是胸腹式結合,而不可能只是胸腔運動。這些日常生活中吸氣和呼氣的動作,與吹笛子時的呼吸動作很相似。所不同的足,對吸氣要快,呼氣要有控制。這里引用趙松庭先生總結的呼吸要領口訣如下:
雙肩不可上下動,胸腹同時來擴張。
緩吸平吹全身松,腹肌不必空白忙。
急吸超吹勁往下,丹田鼓氣力度強。
口鼻兼用看需要,切忌呼吸有聲響。
莫到無氣才吸氣,均勻呼氣流水長。
采用急吸法,即用口鼻同時將氣吸入,吸氣的動作要快,呼氣時氣流要集中;另外一種是循環換氣,開始練習時可以不拿樂器,但要保證口形的正確,吸氣后利用口腔收縮將氣擠出,同時用鼻子吸氣使氣流不斷,然后再用笛子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