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的保養與維修
竹制簫有北方使用時,常常有干裂的現象,這是由于北方氣候干燥,尤其在冬天,北方室內有爐火、暖氣等設備,使空氣更加干燥,濕度很低,這樣拿出簫來就吹或從室外拿到室內,從寒冷的地方進入燥熱的室內,立刻就吹,使竹管的內壁和外壁的膨脹系數不一樣,氣吹進吹孔后,竹管內壁受熱膨脹,而竹管外壁仍然很涼,就會引起竹管破裂(銅管和塑料管不存在這個問題)。保護方法,簫要經常用水沖洗,如果水中加一點鹽則效果更好,保持一定濕度。吹完后,用布將簫的內壁擦干(夏季防止發霉),最好收到樂器套或樂器盒中,不要放在直接讓風吹的地方。如果一旦你的簫裂了,也不必著急,用膠將裂縫粘好,什么膠都行(乳膠、萬能膠、502膠水等),現纏上一段線,使裂縫粘好,不至繼續裂下去。有的簫是表皮干裂或外壁裂了一半,內壁沒有裂。碰到這種情況,也要及時粘好,否則裂縫越來越大,不處理還會越裂越深,從外壁一直透到內壁,管壁一跑氣,簫就吹不響了。
有的朋友喜歡將簫掛在墻上,這樣即體現了主人的閑情逸致、多才多藝,又可和掛在墻上的字畫相映成輝,美化室內環境,像玉屏簫這樣有觀賞價值的簫,如不掛在墻上,豈不埋沒了其工藝價值?在南方的家庭這樣做無可厚非,因我國南方氣候潮濕,空氣中濕度較大,簫一般輕易不會裂,但在北方就不同了,氣候干燥、濕度低,掛在墻上很容易干裂。如果你的簫是用來演奏的,那就一定不允許將它掛在墻上,而要好好加以保護,多用水沖洗,必要時加一個“膽”(將布條纏在一根桿上,略潮濕,放進簫內),再放到樂器盒中。
插口有兩個作用:
第一可將簫的上端及下端拔出,減少簫的長度,便于攜帶;
第二可在天氣溫度變化時,調整插口長度,使簫保持正確的標準音以便和其它樂器合作,這是設計插口的主要作用。
《秋江夜泊》樂曲取意深邃而高遠,風格悠遠而典雅。雖然,無處不流露著一種凄然的基調,但給人的感覺還是一種固有的超然。不管你在欣賞時能不能聽得到那“夜半鐘聲”,是否看得到那“江楓漁火”,只要你能把握住“悠然寧靜”的基調,你就能從中讀出其真味來。音樂妙就妙在“不像不成戲,真像不成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