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手指的目的是使每個手指既能獨立活動,又能相互之間緊密配合,使手指動作靈活、迅速、持久。我們知道,手指的動作,并不是關節和肌肉的自發活動,而是在大腦皮層支配下的自覺活動(條件反射)。所以,通過練習曲的練習,得以對手指關節和肌肉加以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持簫的動作,雙臂向前,兩手持簫,手指自然保持彎曲,這是最符合人體自然形態的動作。
要求是:
肩部、臂部、手部及手指一定要放松,不能僵硬。這樣,才能做到手指動作靈活、均勻、迅速、持久。
第二點,手指要求要有彈性,并保持一定力度,這樣按閉音孔時才能緊密不漏氣。手指抬起時,則需要迅速放松。
第三點,開放音孔時,手指一般不宜抬得過高。如果抬得過高,手指肚和音孔的距離會加大,動作不能迅速完成,肯定會影響演奏速度。同時,也不宜過低,過低則影響發音的音準和音量。一般來說,手指抬起時,距離音孔二至三公分為宜。如果演奏速度較快,音符時值較短因而音符變化較快較多的樂句時,手指抬得應稍低;而演奏速度較慢,音符時值較長的樂句時,手指則應適當抬高。
指法訓練的基本幾項有:
筒音5的指法
將簫的所有音孔全按住所發出的最低音叫做“筒音”。
簫的調(或者說什么調的簫)標在第三孔上。第三孔的音作為這個調主音1。筒音作為5,那么開第一孔就是6,以此類推,第二孔為7,第三孔為1。第三孔旁邊標一個英文字母G,就是G調的簫。第三孔旁邊標著F,我們說這支簫是F調的。第一孔下面標著的音是筒音。第三孔是G,筒音是D, D音是G調的5。第三孔是F,筒音是C,C音是F調的5。第三孔是A,筒音是E,E音是A調的5。推算的方法,第三孔為1,下行四度為5,正好是筒音。我們習慣上以筒音的唱名,區別于不同的指法。
筒音5指法是最常用的指法,也是本調指法。因此,要相當熟練地掌握筒音5指法是學習吹簫的關鍵所在。我們本著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原則編寫這本《教程》以使朋友們能夠循序漸進,通過練習,達到一定水平。
通過指法表可以看出,中音區4、5和高音區4、5這四個音都有兩種指法。在做指法練習時,兩種指法都要練,熟練以后,吹奏樂曲時怎么方便,哪種指法順手,就用哪種指法。練習五聲音階、七聲音階時,開始要放慢速度,然后逐漸加快。不是一遍練習里面由慢漸快,而是一種速度保持從頭到底,然后第二遍時再換另一種速度。如第一遍每分鐘保持60拍(還可以再慢),第二遍每分鐘80拍,第三遍每分鐘120拍(還可以更快)等。三度、四度、五度音程綜合練習,不但可以繼續練習手指的靈敏性,還可以提高練習者的音樂素質。練習方法也是由慢到快。通過視奏可檢驗音階的練習結果。當然不是說只有把音階練得滾瓜爛熟,相輔相成,反過來再練習音階又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筒音5指法,可以用任何調簫進行練習。但為了照顧大多數音樂愛好者練習的方便和初學者最適宜用的簫以及一般演出時經常用的調,我們選擇三孔1為G音的簫,也就是G調簫作為練習用簫。
筒音1的指法
筒音作為1是一種常用的指法。這是音名、唱名、調性完全統一的指法。用G調(三孔1)簫,筒音作為1(唱名),筒音是D(音名),那么所吹出的音階就是D調(調性)。其它調簫以此類推。
筒音作1時要注意7這個音。7的指法是將所有指孔全部打開,中音7和高音7一樣,只有這一種指法。吹7音時請注意音準。一般的簫筒音作1時指孔全部打開吹7音,音高還有點偏低,那么我們就要從氣上加以控制。
具體做法是:
氣息加強一點,風門略小一點,將簫往下壓一點,這樣等于吹孔向外翻,將7音校正到準確音高位置。以上所說的動作,只是一點點,此種方法也適用于其它音孔。如果某音略高,那么動作正好相反,氣息減弱一點,風門略大一點,將簫往上抬一點,這個音就能略低一點。當然不能所有的音都這樣做,要是不準的音孔太多,就該采用其它方法調整音孔了。
筒音2的指法
筒音作為2也是常用指法之一。
用G調(三孔1)簫筒音作為2吹出的音階是什么調呢?
有兩種推算方法,
一是從筒音D往下數,D是2,C是1。筒音2是C調。
一是從三孔G往上數,四孔A,五孔B,六孔C(半孔),D是2,G是5,C肯定是1,C調。
筒音2所注意的指法有以下幾種,第二孔按半孔為4音,也可以用叉指的方法,這種叉指方法吹出來的4音偏高。過去民間藝人常用這種指法,現在一般都采用按半孔指法。中音1、2和高音1、1各有兩種指法。
筒音6的指法
筒音作為6這種指法,不是常用指法。由于半孔較多,不宜控制,所以練習曲難度相對比其它指法難度大。但是筒音6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指法,而且別的指法不能代替,因此花時間練習筒音作6的指法是十分必要的。
筒音作6上行小三度是1,用G調簫練習筒音是D。D等于6(全按),E等于7(開一孔),F等于1(一孔全開,二孔開半孔)。那么,筒音作6的指法是F調。
筒音作6時的第二孔,第五孔,第六孔都要開半孔。中音區的1、4、5、6和高音區的1、4、5、6都有兩種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