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音樂名家名曲>中國音樂名家名曲>

90歲呂其明再推新作隨想曲《白求恩在晉察冀》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時間:2022-01-04  

35歲寫《紅旗頌》,90歲寫《白求恩在晉察冀》,雖然兩部作品相隔時間跨度近一甲子,但于作曲家呂其明而言:

《白求恩》《紅旗頌》在我心目中是同樣的分量,這是一個姊妹藝術。如果說《紅旗頌》是宏觀的大方面,那么白求恩就是寫一個人,是微觀的。但是兩部作品的目的是共同的,就是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頌偉大的黨。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高質量推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創作,“2020年上海重點舞臺藝術創作劇本研討會”于11月26日起在上海舉辦。研討會上,上海愛樂樂團提交的選題隨想曲《白求恩在晉察冀》引起特別關注,該作品由曾創作了《紅旗頌》的著名作曲家呂其明創作。

隨想曲《白求恩在晉察冀》研討會從27日晚6點半一直舉行至9點,90歲的作曲家呂其明堅持出席聽取各方面專家對作品的建議,更是提早半小時便來到上海愛樂樂團三樓會場。他拎著一只紅色化纖布袋,里面裝著隨想曲《白求恩在晉察冀》總譜——11月19日新打印版本,又密密麻麻寫滿修改記號,“我希望專家們對《白求恩在晉察冀》品頭論足,讓我可以改得更好。”

有感于抗疫醫護
寫下“白求恩”的隨想曲

研討會上,呂其明回想起創作沖動,自當年看到毛主席的《白求恩》一文就有了。“當時,我心中就立起一塊豐碑,白求恩是我崇拜的偶像,絕對的偶像。”1963年,上海電影制片廠和八一電影廠拍攝電影《白求恩大夫》,邀請呂其明作曲,“我從深入生活到寫完音樂,用了七八個月。但是這個作品幾十年來一直在我心頭,沒有放下。白求恩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救死扶傷精神,是永恒的題材。”

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全國數百萬名醫務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再次讓人們看到白衣戰士的偉大。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沖上前線,奮力拼搏,無私奉獻,這種精神深深感動著呂其明,多年珍藏于心的題材又躍動起來。于是自今年3月起,他以電影《白求恩大夫》原創音樂為素材,創作了單樂章的隨想曲《白求恩在晉察冀》,“以此表達對諾爾曼·白求恩的崇敬和緬懷之情,歌頌偉大的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精神。”

會上,呂其明向專家們闡釋作品構想,“白求恩故事有兩個主角,一個是白求恩大夫,一個是根據地軍民,相互依存。所以,我的音樂整個框架是以白求恩為主線,但是又有一定的篇幅來表現根據地的軍民和白求恩的關系。因此我想到用隨想曲的形式,這種形式比較自由。”

現場播放了由上海愛樂樂團錄制的隨想曲《白求恩在晉察冀》試奏版本,樂曲激蕩人心,讓不少聽者忍不住濕潤了眼眶。

呂其明拿著總譜坐到專家中間,開始一一講解:“他永遠與中國軍民的精神融合在一起。臨終遺言和葬禮,我也寫得比較充分,表現軍民對白求恩的深情。引子和尾聲用圓號,回憶我在白求恩紀念館參觀的心情,站在他的塑像前肅然起敬,很多往事涌上我的心頭。尾聲音樂高潮出現國際歌。”講解中呂其明不時哼起旋律,“主題復調處理,出來一連串和弦……”

沒想當千萬富翁

作品有人喜歡就滿足

創作于1965年的《紅旗頌》幾代人的記憶,其旋律波瀾壯闊極具畫面感,往往能讓人們心潮澎湃,勾起心中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在中國音樂界,90歲的呂其明德高望重,然而,他對自己的定位卻僅僅是一名電影作曲家。研討會上,他表示:“我是搞電影音樂的,1951年開始電影作曲工作,到現在整整70年。我在電影戰線上寫過很多的作品,因此我是一個老電影人,或者稱為我是一個電影作曲家。僅此而已,其他的帽子我戴著都不合適。”

他認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時刻是1945年9月1日——在老鄉的家里,油燈照耀著一個15歲的年輕共產黨員。他向黨宣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一切獻給黨,無私奉獻。

當日之誓言,如今依然鐫刻在心底,回顧這一生,呂其明說自己就做了一件事,就是:

實踐入黨誓言,用我的音樂為祖國 為人民 為黨創作

呂其明的作品95%都是主旋律。為祖國,他總是謹慎取材,以盡其責。其實,他也有很多機會為自己創造財富,但是他沒有?!都t旗頌》如今作為成為“公共財產”,任何單位出演都不收費。有人善意提醒他——按說這都是樂隊該出錢買的??墒菂纹涿靼芽傋V、分譜都出版了。

有人跟呂其明開玩笑說,如果譜子都收費,他早就是千萬富翁了。呂其明不以為然。“我的理念就是,我的作品有人喜歡指揮,有人喜歡聽我就滿足了。”呂其明生活簡樸,一輩子就鐘情于作曲,“我現在生活的非常開心,國家給我退休工資,我不買房子、不買地,也沒有高消費,我要那么多錢干什么,所以我現在很快樂,很輕松,生活的很自在。享受人民對我作品的愛,大家喜歡我多么開心!”  寫《白求恩在晉察冀》這部隨想曲,呂其明甚至都沒有問過自己的稿費是多少。

“我就覺得我是在盡職責,為祖國、為人民、為黨寫好作品,就是我的職責。”呂其明的一番話,擲地有聲,感人肺腑。

撰稿 / 諸葛漪 (解放日報) 王彥  姜方 (文匯報) 朱淵  朱光  (新民晚報)

攝影 / 祖忠人

(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看观看_天美传媒果冻传媒乌鸦传媒_十分钟免费观看大全视频_yellow2019最新资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