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奧地利作曲家音樂家,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評價為“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頌》、《菩提樹》、《鱒魚》、《小夜曲》、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
音樂成就
舒伯特的創作生涯雖然很短暫,卻給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600多首的藝術歌曲,為世界音樂寶庫增添了耀眼的光輝, 在音樂史上被譽為“歌曲之王”。他為不少詩人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爾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寫了大量歌曲,把音樂與 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敘事曲、充滿戰斗性的愛國歌曲,也有源于民間音樂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鱒魚五重奏》、《菩提 樹》、《美麗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羅米修斯》、《致音樂》、《迷娘之歌》、《紡車旁的格麗卿》、《牧童的哀歌》、《戰斗中 的祈禱》、《劍之歌》、《戰士之歌》等 , 主要歌曲匯有3部歌曲集 :《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鵝之歌》。他的交響曲中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響曲,其中第八交響曲是一部浪漫主義抒情交響曲,因只寫 了兩個樂章而被稱為《未完成交響曲》,許多人試圖續寫,但都不盡如人意,不得不承認,它的“未完成”也許比完成更接近完美的形態。第九交響曲氣勢磅礴,充 滿英勇豪邁的氣概,被稱為《偉大交響曲》。他的作品還有d小調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鋼琴五重奏《鱒魚》、C大調弦樂五重奏、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 《音樂的瞬間》、降E大調即興曲、A大調奏鳴曲和配劇音樂《羅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另有18部歌劇、歌 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它作品。舒伯特在生的時候,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 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里的教師,辭去職位后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颗笥呀訚?。
全名 | 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 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
國籍 | 奧地利(作曲家) |
---|---|---|---|
出生 | 1797年1月31日神圣羅馬帝國維也納 | 逝世 | 1828年11月19日(31歲)奧地利帝國維也納 |
時期樂派 | 古典主義,浪漫主義 | 擅長類型 | 藝術歌曲,交響曲,室內樂,鋼琴曲 |
師從 | 薩列里 | 學生/受影響人物 | |
代表作 | 第八交響曲“未完成”,第九交響曲“偉大”,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鋼琴五重奏《鱒魚》,鋼琴獨奏《流浪者幻想曲》,21首鋼琴奏鳴曲,戲劇配樂《羅莎蒙德》 | ||
生平簡述 |
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德語: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奧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他為不少詩人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爾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寫了大量歌曲,把音樂與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敘事曲、充滿戰斗性的愛國歌曲,也有源于民間音樂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鱒魚》、《菩提樹》、《美麗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羅米修斯》、《致音樂》、《迷娘之歌》、《紡車旁的格麗卿》、《牧童的哀歌》、《戰斗中的祈禱》、《劍之歌》、《戰士之歌》等 , 主要歌曲匯有3部歌曲集 :《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鵝之歌》。他的交響曲中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響曲,其中第八交響曲是一部浪漫主義抒情交響曲,因只寫了兩個樂章而被稱為《未完成交響曲》,第九交響曲氣勢磅礴,充滿英勇豪邁的氣概,被稱為《偉大交響曲》。他的作品還有d小調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鋼琴五重奏《鱒魚》、C大調弦樂五重奏、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的瞬間》、降E大調即興曲、A大調奏鳴曲和配劇音樂《羅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 舒伯特在生的時候,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里的教師,辭去職位后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颗笥呀訚?。 舒伯特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當崇拜卻只見過幾次面的貝多芬墓旁。 舒伯特在生的時候,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里的教師,辭去職位后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颗笥呀訚?。 舒伯特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當崇拜卻只見過幾次面的貝多芬墓旁。 在音樂上有著執著的追求,流傳下來的作品無不讓人沉醉其中,舒伯特的音樂才華是受舉世矚目的,許多作品也備受爭議。 |
||
作品 | 舒伯特全部作品(按分類) | ||
藝術歌曲 |
|
||
交響曲 |
|
創作風格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交接時期。他的交響性風格繼承的是古典主義的傳統,但他的藝術歌曲和鋼琴作品卻完全是浪漫主義的。他絕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稱他為“前所未有的最富詩意的音樂家”。
舒伯特在傳統的室內樂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內樂作品都帶有真正的舒伯特的印記,它們也是維也納古典主義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興曲”和“音樂瞬間”中,舒柏特使鋼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風格。它們的隨想性、自發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義的要素。
舒 伯特最廣為流傳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這些歌曲都是從詩的內心情感中直接產生出來的,沒有人能勝過他那洋溢的才華和清新的情感。鋼琴伴奏也產生了特殊的效 果:用一兩個小節描繪出潺潺小溪,街頭藝人破舊的手搖風琴,或是“天堂門前”的云雀。談到舒柏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對《C大調交響曲》的評論:“這種音 樂把我們引入一種境地,使我們忘卻了以前曾有過的東西。”
創作靈感
舒伯特思路敏捷,有人 形容他的歌曲是“流出來”的。曾有這么一件事:一天,舒伯特與朋友到維也納郊外散步,走進一家小酒館,見到桌上有一本莎士比亞的詩集,便拿起來朗讀。忽然 他問道:“很好的旋律出來了,沒有五線紙怎么辦?”朋友們立即將桌上的菜單翻過來劃了五條線遞給他。這時舒伯特仿佛聽不到周圍的喧鬧,一口氣寫成了一首歌 曲,便是著名的《聽!聽!云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