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樂理知識>樂理基礎知識>

樂理基礎教學《第一講 音的性質》第一單元

來源:網絡  作者:admin  時間:2019-03-16  

  在自然界中能為我們人的聽覺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為音樂的材料。音樂中所使用的音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它們是人們在長期的音樂實踐中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選出來的。這些音被組成為一個固定的體系,用來表現音樂思想和塑造音樂形象。

  第一節 音的產生

  聲音的產生是由物體的振動引起的。

  不同物體振動時所產生的振動方式,頻率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音波,音波通過不同的介質(固體、液體、氣體等)傳播,作用于我們的聽覺系統,于是我們就聽到了聲音。

  人耳能夠聽到的聲音大致在每秒振動11次——20000次(每秒振動1次叫1赫茲,用Hz表示)左右這個范圍之內,比這個范圍少的的音波叫次聲波,比該范圍多的音波叫超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到的。

   記譜法《第一講 音的性質》

  我們在音樂中所使用的音也并不是包括在11Hz(赫茲)——20000Hz內的所有音,而是經過挑選的有一定音高差別的音。
 

  第二節 音的四種性質

  聲音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等四種性質。音的四種性質,在音樂表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長短則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一首歌,不管你用人聲演唱或用樂器來演奏(音色),用小聲唱或是大聲唱(強弱),雖然音的強弱及音色都有了變化,仍然很容易辨認出歌曲的旋律。但是,假如將這首歌(相對之間)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變的話,則音樂形象就會立即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不管創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對音高和音值應加以特別的注意。同樣,不同的音色和不同的強弱對于音樂的表現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音色對于音樂形象的性格描繪十分重要;強弱是表現樂感的極其重要因素。

  下面分別對這四個方面加以介紹。

  1.2.1 音色

  音色是由于發音體的材料性質、結構形狀、發聲方式、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方面來決定的。

  如:銅做的鑼、镲與木制的梆子、木魚所鼔擊發出的聲音就截然不同;

  銅做的號與木管吹奏所發出的聲音也是截然不同的……

  如:同為銅制的樂器,鑼與小號的聲音卻不相同,這是由于發聲方式不同所造成的;

  如:同為木制的大管與雙簧管吹出來的聲音也不相同,這是由于樂器的內部結構不同而引起的;

  如:同為銅管樂器的小號與大號,音色卻有極大的差異,是由于樂器的何種大小不同引起不同的共鳴,泛音的多少也對音色有很大的影響。

  ……

記譜法《第一講 音的性質》

  在樂隊中常常要把不同的音色混合在一起使用,形成復合音色,但由于每一個個別的樂器(或人聲)有著各自不同的音色特點,我們仍能夠從復合音色中分辨出不同的旋律來。在音樂中,不同的音色有不同的音樂表現特性,把握好音色的運用,對于更好地表現音樂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2.2 音的長短

  發聲體振動保持延續時間的長短就是聲音的長短。延續時間長,發聲的時間就長;延續時間短,發聲的時間也就短。音的長短也叫做音的時值。

  不同長短的音相互結合起來,就產生了音樂的節奏、節拍,被稱為旋律的骨架。所以說音的長短在音樂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演唱、演奏音樂時一定要掌握好音的時值。

  1.2.3 音的高低

  聲音的高低是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所決定的,不同的頻率就決定了不同的音高。振動次數(赫茲)多,聲音就高,反之亦然。音的高低簡稱為音高。

記譜法《第一講 音的性質》

  在音樂中所使用的音一般在16Hz——7042Hz之間,要比一般鋼琴所包含的音域稍寬一些,而再比這些音高或低的音就失去審美意義了,所以不予使用。

  在音樂中音的高低是整個音樂的靈魂,音高的變化往往會帶來音樂的形象的改變;如果在演唱、演奏中有音不準,就會擾亂整個音樂的進行。

  1.2.4 音的強弱

  音的強弱是由發聲體振動的大小范圍(振幅)來決定的。一般來說,發聲時用于振動的力量大,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就大,于是音就強,反之亦然。

  在音樂中,音的強弱會形成有規律的節奏、節拍重音,產生音樂的基本律動,不同的音樂風格就有不同的強弱規律;音樂情感的表達也同樣離不開音樂強弱的變化??梢娨舻膹娙跏鞘种匾?。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看观看_天美传媒果冻传媒乌鸦传媒_十分钟免费观看大全视频_yellow2019最新资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