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樂理知識>樂理基礎知識>

樂理基礎教學《第五講 七和弦》第三單元 音程和弦

來源:網絡  作者:admin  時間:2019-03-16  

  第五講 七和弦

  七和弦是四個音按三度關系結合起來的,即在原來三和弦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三度音。由于根音與七音的音程為七度,所以稱之為“七和弦”。

  由于七和弦中出現了不協和的七度音程,所以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協和和弦。

  七和弦的名稱是由它下方的三和弦再加上七度音來共同命名的,如大三和弦加小七度構成的七和弦就叫做“大小七和弦”。依此類推。

  第一節 七和弦的結構

  構成七和弦的四個音由低到高依次為根音、三音、五音、七音,按照以上順序排列的七和弦叫做原位七和弦。原位七和弦的標記是在其右方寫上阿拉伯數字7。

  按照七和弦的命名法就會有許多種類的七和弦,常用的七和弦有大大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減小七和弦、減減七和弦。

樂理基礎教學《第五講 七和弦》第三單元
 


 

  第二節 七和弦的種類

  由于七和弦的結構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七和弦,下面分別對大大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減小七和弦、減減七和弦加以講解。

  5.1.1   大大七和弦

  大大七和弦簡稱大七和弦。它是在大三和弦之上再疊置一個大三度,根音與七音構成大七度音程。

第二節 七和弦的種類

  大七和弦的結構為:根音與三音是大三度音程、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五音與七音是大三度音程,習慣上稱之為“大三加小三加大三”。

  5.1.2   大小七和弦

  大大七和弦簡稱屬七和弦(借用調式中的叫法)。它是在大三和弦之上再疊置一個小三度,根音與七音構成小七度音程。

第二節 七和弦的種類

  大小七和弦的結構為:根音與三音是大三度音程、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五音與七音是小三度音程,習慣上稱之為“大三加小三加小三”。

  5.1.3   小小七和弦

  小小七和弦簡稱小七和弦。它是在小三和弦之上再疊置一個小三度,根音與七音構成小七度音程。

第二節 七和弦的種類

  小小七和弦的結構為: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音程、三音與五音是大三度音程、五音與七音是小三度音程,習慣上稱之為 “小三加大三加小三”。

  5.1.4   減小七和弦

  減小七和弦簡稱導七和弦或小導七和弦(借用調式中的叫法)。它是在減三和弦之上再疊置一個大三度,根音與七音構成小七度音程。

第二節 七和弦的種類

  減小和弦的結構為: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音程、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五音與七音是大三度音程,習慣上稱之為“小三加小三加大三”。

  5.1.5   減減七和弦

  減減七和弦簡稱減七和弦或減導七和弦(借用調式中的叫法)。它是在減三和弦之上再疊置一個小三度,根音與七音構成減七度音程。

第二節 七和弦的種類

  減七和弦的結構為: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音程、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五音與七音是小三度音程,習慣上稱之為“小三加小三加小三”。

  軍隊進行曲(舒伯特)  威廉退爾序曲(羅西尼)

 

  第三節 七和弦第一轉位

  七和弦的低音是根音時,叫做原位七和弦。當七和弦的低音不是根音時,就叫做轉位七和弦。七和弦的轉位比三和弦要多一個,即第一轉位、第二轉位、第三轉位。

  當用七和弦的三音作低音時,就是七和弦的第一轉位。當用七和弦的五音作低音時,就是七和弦的第二轉位。當用七和弦的七音作低音時,就是七和弦的第三轉位。

  5.1.1   結構

  七和弦的第一轉位是以三音為低音而形成的。因為低音由三音來擔任,和弦的結構就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低音(三音)與七音是五度音程、低音與根音是六度音程。與原位的七和弦相比,上述的兩個音程是得到了突出,所以我們將七和弦的第一轉位稱之為“五六和弦”。

第三節 七和弦第一轉位

  大大七和弦第一轉位(五六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五音與七音是大三度音程、七音與根音是小二度音程。簡稱“小三加大三加小二”。

  大小三和弦第一轉位(五六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五音與七音是小三度音程、七音與根音是大二度音程。簡稱“小三加小三加大二”。

  小小三和弦第一轉位(五六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三音)與五音是大三度音程、五音與七音是小三度音程、七音與根音是大二度音程。簡稱“大三加小三加大二”。

  減小七和弦第一轉位(五六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五音與七音是大三度音程、七音與根音是大二度音程。簡稱“小三加大三加大二”。

  減減七和弦第一轉位(五六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五音與七音是小三度音程、七音與根音是增二度音程。簡稱“小三加小三加增二”。

  5.1.2   標記

  七和弦的標記基本上與三和弦的標記相同,只需在三和弦標記的右方寫上阿拉伯數字7即可。如DFAC和弦就寫作d7。

  七和弦的第一轉位(五六和弦)是將原位七和弦標記的右邊的數字7換為5、6,5和6要豎著寫。

  如EGBC和弦就寫作第三節 七和弦第一轉位。

  中國舞曲(柴可夫斯基)

  第四節 七和弦第二轉位

  用七和弦的五音作低音,就是七和弦的第二轉位,稱作三四和弦。

  5.1.1   結構

  七和弦的第二轉位是以五音為低音而形成的。因為低音由五音來擔任,和弦的結構就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低音(五音)與七音是三度音程、低音與根音是四度音程。與原位的七和弦相比,上述的兩個音程得到了突出,所以我們將七和弦的第二轉位稱之為“三四和弦”。

第三節 七和弦第一轉位

  大大七和弦第二轉位(三四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五音)與七音是大三度音程、七音與根音是小二度音程、根音與三音是大三度音程。簡稱“大三加小二加大三”。

  大小三和弦第二轉位(三四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五音)與七音是小三度音程、七音與根音是大二度音程、根音與三音是大三度音程。簡稱“小三加大二加大三”。

  小小三和弦第二轉位(三四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五音)與七音是小三度音程、七音與根音是大二度音程、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音程。簡稱“小三加大二加小三”。

  減小七和弦第二轉位(三四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五音)與七音是大三度音程、七音與根音是大二度音程、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音程。簡稱“大三加大二加小三”。

  減減七和弦第二轉位(三四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五音)與七音是小三度音程、七音與根音是增二度音程、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音程。簡稱“小三加增二加小三”。

  5.1.2   標記

  七和弦的第二轉位(三四和弦)是將原位七和弦標記的右邊的數字7換為3、4,3和4要豎著寫。

  如GBCE和弦就寫作第三節 七和弦第一轉位。

  情深誼長

 

  第五節 七和弦第三轉位

  用七和弦的七音作低音,就是七和弦的第三轉位,稱作二和弦。

  5.1.1   結構

  七和弦的第三轉位是以七音為低音而形成的。因為低音由七音來擔任,和弦的結構就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低音(七音)與根音是二度音程。與原位的七和弦相比,這個二度音程是七和弦第三轉位的特殊音程,所以我們將七和弦的第三轉位稱之為“二和弦”。

第五節 七和弦第三轉位

  大大七和弦第三轉位(二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七音)與根音是小二度音程、根音與三音是大三度音程、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簡稱“小二加大三加小三”。

  大小三和弦第三轉位(二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七音)與根音是大二度音程、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音程、三音與五音是大三度音程。簡稱“大二加大三加小三”。

  小小三和弦第三轉位(二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七音)與根音是大二度音程、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音程、三音與五音是大三度音程。簡稱“大二加小三加大三”。

  減小七和弦第三轉位(二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七音)與根音是大二度音程、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音程、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簡稱“大二加小三加小三”。

  減減七和弦第三轉位(二和弦)的結構是:低音(七音)與根音是增二度音程、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音程、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音程。簡稱“增二加小三加小三”。

  5.1.2   標記

  七和弦的第三轉位(二和弦)是將原位七和弦標記的右邊的數字7換為2即可。

  如BCEG和弦就寫作C 2。

  采蘑菇的小姑娘

  第六節 等和弦

  等和弦是指記譜不同、但實際音響效果相同的兩個和弦,它們互為等和弦。

  等和弦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所有的和弦音都是作等音變化,但不改變和弦的結構。即大三和弦還是大三和弦。

第六節 等和弦

  另一種是和弦中的某些音作等音變化、另外的音不作等音變化,和弦的結構發生了改變。如E#GC和弦變為E#G#B和弦。

第六節 等和弦

  意大利波爾卡(拉赫瑪尼諾夫)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看观看_天美传媒果冻传媒乌鸦传媒_十分钟免费观看大全视频_yellow2019最新资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