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特殊的音值劃分
第一節 連音符
將全音符平均分為兩份形成兩個二分音符;再將二分音符平均分為兩份形成兩個四分音符;再將四分音符平均分為兩份形成兩個八分音符……像這樣平均分為兩份(2的n次方)形成的音符叫作“基本音符”。
如果不是平均分成兩份而是平均分成三份、五份、六份……(不是2的n次方)就形成了特殊的音值劃分。俗稱“連音符”。常見的連音符有三連音、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九連音、十連音和四連音、二連音等等。
5.1.1 三連音
三連音就是將本來可以平均分成兩份的基本音符的時值平均分成三份。這是運用得最多的一種連音符。
三連音的符尾數與平均分成兩份基本音符的符尾數是相等的。即:由四分音符所產生的三連音的符尾數就與八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一條符尾;由八分音符所產生的三連音的符尾數就與十六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兩條符尾;由二分音符所產生的三連音的符尾數就與四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沒有符尾……其余的依此類推。
三連音的寫法是將三個三連音的符尾用共同符尾來記寫,并在共同符尾的方向用有缺口的連線連結起來,還要在缺口處寫上阿拉伯數字3,以示這三個音符為三連音(也可不用連線,而直接在共同符尾上寫阿拉伯數字3)。如果沒有符尾就在這三個音符的符頭方向用有缺口的連線連結起來,并寫上數字3。
愛的羅曼史 鴿子
5.1.2 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
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就是將本來可以平均分成四份的一個基本音符的時值平均分成五份、六份、七份。這也是運用得較多的一類連音符。
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的符尾數與平均分成四份基本音符的符尾數是相等的。即:由四分音符所產生的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的符尾數就與十六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兩條符尾;由八分音符所產生的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的符尾數就與三十二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三條符尾;由全音符所產生的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的符尾數就與四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沒有符尾……其余的依此類推。
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的寫法與三連音的寫法相似,只是要將共同符尾上的阿拉伯數字改為相應的5、6、7罷了。當然,如果沒有共同符尾就在連音符的這幾個音符的符頭方向用有缺口的連線連結起來,并寫上相應的數字5、6、7。
5.1.3 九連音、十連音等
從九連音、十連音一直到十五連音,它們就是將本來可以平均分成八份的一個基本音符的時值平均分成九份、十份直至十五份。這是運用得較少的一類連音符。
九連音、十連音等連音符的符尾數與平均分成八份的基本音符的符尾數是相等的。即:由四分音符所產生的九連音直至十五連音的符尾數就與三十二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三條符尾;由全音符所產生的九連音直至十五連音的符尾數就與八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一條符尾……其余的依此類推。一般來說這類連音符基本上不會出現無符尾的情況。
九連音直至十五連音的寫法也與三連音的寫法相似,只是要將共同符尾上的阿拉伯數字改為相應的9、10……15罷了。
5.1.4 二連音、四連音
二連音和四連音就是將一個附點音符平均分成二份或四份。這類連音的運用也是較少的。
與前幾類連音符不同的是,二連音與四連音所分的是一個附點音符的時值,而不是一個基本音符的時值。而二連音更是與眾不同,別的連音符都是以多分少:三連音所分的是兩部分、四連音所分的是三部分、五連音所分的是四部分、九連音所分的是八部分……而二連音是以少分多:它是將本來是三部分的音符平均分為二部分。
二連音和四連音的符尾數與本來分成三部分的基本音符的符尾數是相等的。即:由附點四分音符所產生的二連音和四連音的符尾數就與八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一條符尾;由附點八分音符所產生的二連音和四連音的符尾數就與十六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兩條符尾;由附點二分音符所產生的二連音和四連音的符尾數就與四分音符的符尾數相等—— 沒有符尾……其余的依此類推。
二連音和四連音與其它連音符的寫法是相似的,不同的就是共同符尾上的數字。
注意:所有連音符中都可以包含有休止符,各組連音符中的休止符也都和音符一樣占據相同的時值。
第二節 切分音
首先要明白:切分音只是一個音符!這個音符由于所處的節奏位置和時值的長短,而造成不同于其它音符的強弱關系。
我們知道,拍子有強弱、節奏也有強弱。如果有一個音符,由弱拍(或節奏中的弱位)開始,并且延續到下強拍(或節奏中的強位),從而改變了原有的強弱規律,這樣便形成了切分音。切分音由于比它前后音符的時值長,所以一般要演奏得比較強些,成為切分重音。
常見的切分音形式有兩種:
1、一小節或單位拍之內的切分音,一般用一個比它前后音符時值長的音符來記寫。有時也可用使用連線(延音線)來將兩個相同時值的音符連結起來。(下例中帶>記號的音符)
2、跨小節或跨單位拍的切分音。一般用連線跨過小節線將兩個相同時值的音符連結起來。(下例中帶>記號的音符)
切分音是有較強的重音的,由于它的切分重音的出現,就產生了兩個連續的重音:一個是節奏和節拍中有規律的重音,一個是切分音所產生的切分重音。那么在音樂中這兩個重音誰強誰弱,就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了。但一般來說,切分音的出現就是為了要達到切分效果(強弱變化的效果),所以沒有特別的情況就要突出切分重音。
含有切分音的節奏叫做“切分節奏”。切分節奏包括切分音前面、后面的音符(如果有的話)、以及切分音本身。
有一些情況也會造成切分效果:
1、反附點的節奏:反附點就是指由短音符(在前)與附點音符(在后)所組成的節奏。它與常見的附點音符在前、短音符在后所構成的節奏有所不同,由于該附點音符是從節拍或節奏的弱部分開始并占據了其后的強拍部分,所以就形成了切分的效果。這個附點音符也可以稱之為切分音。
2、強拍休止的節奏:強拍休止指的是在正常的節拍或節奏的重音位置上,沒有出現原有的強音,而是由休止符代替,從而使強音滯后,所形成的切分效果。特別是連續的強拍休止,更是突出了弱拍(或弱位節奏)上的音符。
3、前音延續并占后拍的部分時值:當前一個音符延續到后面的強拍或強位節奏時,就使原本在這個位置的強音不能發聲,其后的音符就形成了節奏上的重音,從而形成切分的效果。
哈巴涅拉(比才) 彩云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