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風琴(accordion)是一種既能夠獨奏,又能伴奏的鍵盤樂器,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的優美旋律,還可以演奏多聲部的樂曲,更可以如鋼琴一樣雙手演奏豐富的和聲。手風琴聲音宏大,音色變化豐富,手指與風箱的巧妙結合,能夠演奏出多種不同風格的樂曲,這是許多樂器無法比擬的;除了獨立演奏外,也可參加重奏、合奏,可以說一架手風琴就是一個小型樂隊。加之音高固定,易學易懂,體積小,攜帶方便,因此,手風琴很適合不同年齡的演奏者自娛自樂,也可以很方便地攜帶到學校、劇場參加演出。
中文名: 手風琴
外文名 :accordion
類 別: 鍵盤樂器
特 點 :聲音宏大,音色變化豐富
起源
1777年,中國器樂“笙”由意大利傳教士阿莫依特神父傳入歐洲,隨即便在歐洲開始出現了一些手風琴的前身樂器,但它們大都未能成形便被淘汰了。真正用手拉的風琴是由德國人德里克·布斯曼(Friedrdch Buschman,1805—1864 )在1821年制造了用口吹的奧拉琴,1822年又在琴上增加了手控風箱和鍵鈕,后來,奧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Cyrillus Demian 1772—1847)在布斯曼的基礎上,集當時手風琴的各種前身樂器之大成,成功地改良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為accordion的手風琴。直到2019年,世界各地仍然沿用accordion這個名稱。
類型
結構分類
從歷史上來講,琴的種類和規格很多,從結構、形態上看,大致可分為四類,即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
全音階手風琴
結構非常簡單,相當于口琴增加了風箱;右手部分有十來個鍵鈕供演奏曲調,左手部分有兩個和弦鍵鈕擔任伴奏;在同一鍵鈕上,推拉風箱發出不同高度的兩個音(與口琴發音相似);琴上沒有背帶,完全靠雙手托琴;全音階手風琴的最大缺點是不能轉調,如若變調則需另換一架琴演奏。
半音階手風琴
首先是為轉調帶來了方便;左右手兩部分的鍵鈕數量都有所增加,加之此琴推拉風箱發音高度不同,所以這種琴音域很寬;半音階手風琴也無背帶,仍靠雙手托琴演奏。鍵鈕式手風琴(亦稱新半音階手風琴、巴揚)裝上了背帶,這對雙手來說是一大解放;另外推、拉風箱發音高度一致,這樣使風箱的變換和運用也獲得了很大的自由;
鍵鈕式手風琴
左手部分的鍵鈕數量大大增加而且排列相當科學,因此沿用到2019年。使用的鍵鈕式手風琴包括了三、四、五排鍵鈕。在我國主要使用五排樣式的鍵鈕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最大的優點在于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階上下行。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始出現了鍵盤式手風琴,從此手風琴便分成鍵鈕式、鍵盤式兩大類,二者并行發展。
鍵盤式手風琴
左手部分其結構與鍵鈕式手風琴完全一樣,只是將右手部分的鍵鈕改為鋼琴式的鍵盤??赡苁怯捎阡撉俚脑?,這一改進使手風琴這件歐洲民間樂器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最廣泛的普及。 貝司是左手鍵鈕,對位低音和和旋的統稱
手風琴一般是以貝司來分,譬如8貝司、32 貝司、48貝司、96貝司和120貝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