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簧管,又稱黑管或克拉管,在臺灣又稱為豎笛(英語稱Clarinet,意大利語為Clarinetto,西班牙語為Clarinete,法語為Clarinette,德語為Klarinette),有管弦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于表情,音色純凈,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是木管樂曲家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
單簧管是木管樂器的一種,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膠或金屬制成,有一個鳥嘴形的吹口和圓形的空心,管身由五節可裝拆的管體組成,管體成圓筒形,下端為開放的喇叭口。在吹口處固定一個簧片,吹奏者通過簧片和吹口的空間吹氣時,并配合下唇適當的壓力,薄薄的簧片尖產生振動,使樂器管內的空氣柱開始振動,因而發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號角和風笛,一般認為是從一種類似豎笛的單簧片樂器蘆笛(chalumeau)演變而來。
單簧管不同于雙簧管。單簧管為移調樂器,雙簧管不是移調樂器, 而且雙簧管使用兩個簧片夾在一起發聲,單簧管使用一個簧片和笛頭發聲。
中文名: 單簧管
外文名: Clarinetto
又 稱:黑管,或克拉管
誕生年代: 17世紀末18世紀初
種 類: bB調、A調,C調 bE調,F調
本 調: bB或A
別 號: 樂隊演說家;樂器歌唱家
成名曲: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 K.622
常見的調 :降B調、A調、C調、降E調
應用譜號: 高音譜號,移高大二度記譜
記譜音域: e - g⑷
實用音域: 小字組D-小字三組F
結構組成
笛頭(附單簧片、哨片),小筒(又稱“二節”),主體管(兩節,即上節管和下節管),喇叭口,和機械音鍵系統。
使用材質:
普通型:硬制橡膠,ABS塑料,酚醛樹脂等。
專業型:經特殊處理的烏木,紫檀,紅木或有機玻璃等。
特點
樂器特色: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于表情,音色純凈,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是木管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
* 擁有將近四個八度的遼闊音域,是管樂家族中的冠軍。
* 低音深沉,中音渾厚,高音明亮,適合表現各種音樂性格,無論在樂隊演奏或獨奏中都極富表現力。
* 演奏性能十分靈活,在演奏旋律、音階、琶音、吐音等方面均相當出色。
* 黑管家族有約十種不同音高和調性的管,方便切換。
* 在西洋樂器中相對廉價,對學習者經濟條件要求較低。
* 孩子換門牙后的任何年齡都適合學習單簧管。
* 首先學習黑管可以輕易轉學薩克斯。
* 黑管體積較小,便于攜帶,可在公園,湖邊演奏。
* 單簧管音色是木管中最富于表現力的一種,表現力豐富,有“演說家”之稱。
* 單簧管是木管中泛音發音最容易悅耳的一種。
構造
單簧管是全部木管樂器家族中,構造最特殊的樂器,其它木管都是以開管原理發音(泛音為8度),唯有單簧管似圓柱形,像長笛的情形,但卻以閉管有效音柱原理發音(泛音為12度)。機械指鍵操作部分(上節管與下節管)呈圓柱形,可是吹口管(笛頭)則是呈圓錐形。至于單簧管一族則是從頭到尾都是用近似圓柱形。
樂器的管子全由木材制成,一共分成五節。作成五節的原因完全是為了便于修理與攜帶。因為氣柱系閉管原理,所以管長只等于其他木管的一半?,F在普遍施用的單簧管有降B調和A調兩種調性,都是當作移調樂器。目前貝姆式(Boehm system)單簧管已成為除德奧地區以外世界通用的標準型了。
吹口:也稱作笛頭(mouthpiece)上固定著蘆葦片,利用蘆葦片和吹嘴間的縫隙,吹氣使蘆葦片震動發出聲音,而固定蘆葦片的方法又分為法式和德式兩種。法式利用束圈(ligature),材質有金屬、塑膠和橡膠;德式則用繩子(cord)纏繞捆綁?;善哼€稱作哨片(reed)一塊薄的蘆葦造的木片。
二節管:脖管(barrel)是主要起調整音準作用的部分,這部分的制造與吹口的制造關系十分密切。
上節管:上節管(upper joint)是左手操作的部分,在單簧管制造上需要高度技術。左手無名指所按的音孔,有的設有音孔鍵機,有的沒有。如今不設鍵機的情形越來越普遍了,原因是因為最好事非得已才裝鍵機。
下節管:下節管(lower joint)是用右手操作的部分,在制造上以能發正確的音律為首務。
揚音管:又叫喇叭口(bell)是使管子里的氣柱向管體以外擴大的部分。這使得低音音域純厚,同時還有保證音準的作用。
種類
常見的單簧管分為bB調、A調和C調,這三種都屬于高音單簧管。但實際上,單簧管家族有約十種不同音高和調性的管(由最低音始):
Octocontrabass 最低低音(BBBb)
Octocontralto 最低中音(EEEb)
Contrabass 倍低音 (BBb/GG)
Contralto 倍中音(EEb)
Bass 低音 (BBb)
Alto 中音 (Eb)
Soprano 高音 (Bb/A)
Sopranino 超高音 (Eb/D/C)
另:Basset Horn 巴塞特管 (F)
1.一般人都會認為單簧管家族中音最高的是降E調單簧管,其實不然。很少有人知道,單簧管家族中音域最高者是降A調單簧管,曾經在歐洲的管樂隊中有重要地位。降A調單簧管體形最小,發音最高,可與短笛同度演奏。但是在今天,降A調單簧管已經極為罕見。巴托克和威爾第等人曾經為這種最高音單簧管寫過樂隊片段。
2.其他高音單簧管:有F、bE、D三種調,比常規bB 調單簧管分別高五度、四度、三度,以bE調為常見,在軍樂隊中是必備的樂器。
3.中音單簧管:有bE與F調。另約制于1760年的巴塞特管,改良的巴塞特管為F調,比bE調中音單簧管高一個大二度,是一種外形略小的低音單簧管,喇叭口朝上。
4.低音單簧管:比高音降B調單簧管低八度,外形似薩克斯管,哨嘴管彎曲,喇叭口朝上,記譜用高音譜表。Л。И。 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組曲中有出色的譜例,是軍樂隊的標準樂器。
5.倍低音單簧管,bB調,比低音單簧管低一個八度,較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