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音
木管樂器的泛音是靠超吹的辦法奏出的。在八度樂器上可以奏出第二、三、四等泛音;在五度樂器上可以奏出第三、五等泛音。再高的泛音較難奏出。木管樂器的泛音音色不佳,在樂隊中較少運用。
發展過程
雙簧氣鳴樂器。雙簧管家族聲音最低的成員,管身為木制圓形管,管體較長,分嘴管、次中音管、U形膛管、低音管和喇叭口5個部分。管體總長254——260厘米,管身彎曲。雙簧哨片安裝在連接管體的金屬彎管上。大管音域非常寬廣,從中央C下面的第三個降B到中央C上面的第二個d(即降B1 ——d2)。大管在樂隊中既可以提供和聲的低音,又能演奏曲調,其音色鼻音濃厚,連奏和斷奏都很靈活,快速的斷音特別詼諧,常表現幽默的效果。大管是由17世紀早期的克塔管改良而成,在它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幾次變化,主要是通過增加附加的鍵。19世紀后有兩個非常不同的大管制作學派,一個是德國,另一個是法國,除了法國之外,世界各地所使用的大管幾乎都是德國的。另外還有比普通的大管低一個八度的低音大管,管長近5米,彎曲成4節或5節,喇叭口朝下。管體下端裝有撐柱,落地放置。其音色濃郁而富魅力,但不適于演奏過快的斷奏。M. 拉韋爾 《鵝媽媽》中有低音大管獨奏段落。
巴松管
巴松管(或稱低音管,在中國大陸又稱大管),其意大利文Fagotto來源于樂器的形狀──柴棒,是木管樂器中雙簧樂器家族的成員,自19世紀,巴松管衍變成現在的樣子。
巴松管是木管樂器家族的低音成員。像雙簧管一樣,它有兩片簧片,并可籍著overblow技巧將音程提高八度。巴松管被認為有記數器口氣相似與那人的聲音,特別在中央和上部記數器。儀器有重大長度(輕微地8英尺),由加倍使右演奏管在本身。金屬鎖上系統是重要允許球員操作廣泛間隔的孔,控制瀝青。一個大親戚,contrabassoon(或倍低音管),八音度降下的戲劇。
巴松管的范圍開始在B0(第一個在低音職員之下)并且擴大向上大約三和一半八音度至D2;更高的筆記可能但難生產和非常很少呼叫要求。巴松管音樂被寫untransposed低音譜號,當進程譜號頻繁地被使用為更大的范圍。
以巴松管為特色的音樂作品:
Johann Nepomuk Hummel,F小調W75巴松管協奏曲
莫扎特《降B大調巴松管協奏曲》,K191
韋伯《降E大調行板e Rono ungarese》,Op.35
韋伯《F大調巴松管協奏曲》,Op.75
史特拉汶斯基《春天禮拜式》(打開以著名非正統的basson獨奏)
圣?!秅小調巴松管奏鳴曲,Op.168 1921
喬利維《低音管協奏曲》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巴松弦樂協奏曲》,RV.466-504
?。?)音域與音色
大管為C調樂器,按實音記譜,根據所演奏樂器的音高記寫在低音、次中音或高音譜表上。音域為(b)B(1)(#)g(2)。
大管不同音區的音色區別較大。低音區渾厚、飽滿、有力,吹奏時,氣息損耗量極大,應避免長時間在此音區停留;中音區溫和、甜美,是常用的旋律音區;高音區富于戲劇特色,有管弦樂隊的“小丑”之稱。
?。?)演奏技巧
兩百多年來,大管從原始狀態到現在已有了很大的發展,它不僅可以演奏連音、跳音、滑音、顫音、震音、滑舌、雙吐、三吐、循環呼吸等,而且經過多年的學習,可以演奏出四個音的和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