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樂器種類>民族樂器>體鳴樂器>

鑼歷史與特色簡介 民族樂器鑼圖片及演奏方法介紹

來源:網絡  作者:admin  時間:2019-04-26  

  鑼是一種屬于金屬類的打擊樂器。鑼是用銅冶煉而成的,它的結構比較簡單,鑼身呈一個圓形的弧面,四周是以鑼身的邊框固定,演奏者用木棰敲擊鑼身正面的中央部分,產生振動而發音。最早使用銅鑼的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

鑼歷史與特色簡介 民族樂器鑼圖片及演奏方法介紹

  簡單介紹

  鑼身為一圓型弧面,多用銅制結構,其四周 以本身邊框固定;鑼棰為一木棰。鑼身大小有多種規格,小型鑼在演奏時用左手提鑼身, 右手拿棰擊鑼;大型鑼則須懸掛于鑼架上演奏。 樂器特色:屬于金屬體鳴樂器,無固定音高。其音響低沉、洪亮而強烈,余音悠長持久。通常,鑼聲用于 表現一種緊張的氣氛和不祥的預兆,具有十分 獨特的藝術效果。

  結構組成

  鑼由鑼體、鑼架(鑼繩)、鑼棰三部分組成(圖6)。鑼體銅制,因用“響銅”制成,故也有“響器”之稱。結構較簡單,鑼體呈一圓盤形,四周以本身邊框固定,用鑼棰敲擊中央部分振 動發音。

  一般中央部分略凸,稱為臍、光或 堂,是發音的主要部分,臍的大小、厚薄與鑼的 面積比例,決定著音調的高低,也有中央部分平坦無臍或突起成半圓的球狀,這些都構成了 鑼的主要特征。鑼臍與鑼邊之間稱為鑼面、“二位”或“內、外八字”,在鑼邊一側鉆有 兩個鑼孔,以穿系鑼繩,便于提攜或懸掛鑼架。 長期以來,經過各族人民不斷的精心創造,由于應用的地區和場合的不同,在中國形成了品 種繁多、各具異彩的鑼。據形制特征可分為平型鑼、臍型鑼和乳型鑼三類;按發音高低可分為低音鑼、中音鑼和高音鑼三類;按演奏形式又可分為單面鑼和組合鑼兩類。

  在這些鑼中, 小的直徑僅有幾厘米,大的直徑達一米五以上。不僅它們的造型不同,而且音色和效果也各有特點。目前較常用的鑼,可簡單地分為大鑼、小鑼、掌鑼和云鑼四類。大鑼發音較低,鑼邊 鉆孔系繩,左手提起或掛于架上,右手執棰擊奏;小鑼發音較高,鑼面呈坡形,鑼臍分大、中、小三種,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鑼邊無孔,不系鑼繩,以左手食指關節處提鑼內緣 ,右手執鑼板擊奏;掌鑼是鑼中最小的一種,鑼面平坦無臍,形如盤狀,置于左手掌中,右 手執鑼板擊奏;云鑼是鑼中可演奏旋律的樂器,由十面小鑼組成,用繩系于木架上,左手執 架柄,右手用鑼棰擊奏。20世紀60年代以來,這種組合型銅鑼發展很快,出現了套、排、編、琴、二十九音云鑼、三十六音和三十八音云鑼等新品種。

  鑼是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鑼在中國的民族樂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應用范圍也很廣泛,它不僅在民族樂隊、民間器樂合奏、各種戲曲、曲藝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慶祝集會、賽龍舟、舞獅子、歡慶豐收和勞動競賽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看观看_天美传媒果冻传媒乌鸦传媒_十分钟免费观看大全视频_yellow2019最新资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