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樂器種類>民族樂器>膜鳴樂器>

夏爾巴鼓歷史與特色簡介 民族樂器夏爾巴鼓圖片及演奏方法介紹

來源:網絡  作者:admin  時間:2019-04-27  

  夏爾巴鼓,藏族支系夏爾巴人拍擊膜鳴樂器。流行于西藏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

  中文名: 夏爾巴鼓

  形    狀: 與腰鼓近似

  演    奏: 將鼓橫置于雙腿上

  收    藏: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夏爾巴鼓歷史與特色簡介 民族樂器夏爾巴鼓圖片及演奏方法介紹

  形狀

  鼓框木制,形狀與腰鼓近似,但較之細長,兩端蒙以牛皮或羊皮,鼓皮不用鼓釘固定,而是皮面四周穿有若干小孔,用牛皮條往返穿系其中,將兩端鼓皮繃緊。形制大小有別,較大的鼓,鼓身長100厘米,中部腰徑3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大小稍有差異,稍大者一端鼓面直徑28厘米,略小者一端鼓面直徑26厘米(圖)。將鼓體大小相同、音高稍有差異的兩個夏爾巴鼓,在鼓框的兩端部位用皮條捆扎牢固、相連成為一體,即是夏爾巴雙鼓。

  演奏

  演奏時,奏者坐姿,將鼓橫置于雙腿上,直徑稍大的一端鼓面置于右邊,直徑略小的一端鼓面置于左邊,用雙手拍擊兩端鼓面發音,雖無固定音高,但音響高低有別,音色清脆響亮,穿透力較強。演奏夏爾巴雙鼓時,奏者立姿,將鼓豎立于地面,兩手分別拍擊一鼓,音響高低、節奏疾徐互相交錯,頗富民族風格。夏爾巴鼓均由男子演奏,用于民間歌舞伴奏。

  收藏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夏爾巴鼓一面,鼓框用硬木制成,鼓長48.5厘米,中間腰徑28厘米,鼓框兩端口徑和蒙皮均不相同。稍大一端口徑19厘米,蒙以羊皮為面,不用鼓釘固定,而用兩層牛皮將鼓皮外圈蓋嚴,皮的四周穿有若干小孔,孔中穿以皮條并編成圓形皮圈套于鼓口外沿,中央露出直徑12厘米的鼓心;略小一端口徑16厘米,蒙以牛皮為面,用一層牛皮將鼓皮外圈蓋嚴,皮四周有小孔,穿以皮條并編成皮圈套于鼓口外沿,中央露直徑8.5厘米的鼓心,為使發音高亢,鼓心粘有一層牛皮。用較粗牛皮條將兩個皮圈往返勒緊。制作工藝精細,鼓的外表刻以深淺、寬窄不同的環形紋飾,略細一端的鼓心并涂以黑色。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看观看_天美传媒果冻传媒乌鸦传媒_十分钟免费观看大全视频_yellow2019最新资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