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樂器種類>民族樂器>弦鳴樂器>

冬不拉歷史與特色簡介 民族樂器冬不拉圖片及演奏方法介紹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時間:2019-04-28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

  其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弦或鋼絲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中文名: 冬不拉

  外文名: Dombra(英語);Домбыра(哈薩克語);Домбра?(俄語)

  別    稱: 東不拉、東布拉

  屬    性: 彈撥樂器、民族樂器

  流行地區: 東北亞、北亞、中亞

  產生時間: 公元3世紀前

冬不拉歷史與特色簡介 民族樂器冬不拉圖片及演奏方法介紹

  樂器特點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音域范圍寬廣,適合彈奏一些節奏快速、奔放的曲子。冬不拉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一般用松木或樺木制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張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冬不拉是哈薩克人的傳統樂器。

  音量與音域

  冬不拉音量并不大,但音色優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

  彈用于重拍,挑用于輕拍。運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夠形象地表現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鳥鳴、歡騰的羊群和駿馬疾行的蹄聲等。指法有一彈一挑、兩彈兩挑、兩彈一挑、一彈兩挑、連奏、撥奏等,還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內弦配和音)。彈奏冬不拉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種變化。尤宜于表現快速樂曲。

  冬不拉彈唱是哈薩克族人民最喜愛的藝術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彈自唱,也可用于獨奏或樂器合奏,表現力非常豐富。而且它輕便,易于攜帶,適合于草原上遷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們的喜愛。

  哈薩克族的音樂工作者對冬不拉進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鋼絲弦,擴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種類

  冬不拉的種類繁多,大都由整塊松木或樺木鑿成,雕刻精細,鑲嵌美觀。音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三角形,以近代詩人阿拜·庫南巴耶夫的名字命名,叫“阿拜冬不拉”;一種是橢圓形,以哈薩克的民間阿肯江布爾的名字命名,叫“江布爾冬不拉”。

  兩種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琴弦用羊腸制成,多數為兩根,也有三根的?,F已改用尼龍纏鋼絲弦代替了羊腸弦,并增加和使用銅質品位。

  冬不拉彈奏的力度和速度變化多端,尤其適合表現快速的樂曲。

  哈薩克族的音樂工作者,對冬不拉進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鋼絲弦,擴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演奏

  演奏冬不拉,將琴斜置于懷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彈撥。

  左手按弦時,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無名指,小指很少使用;右手主要用食指和拇指撥弦,其余三指少用,有時也使用撥片彈奏。一般以外弦奏旋律,內弦作和弦襯托,有時也相反,還經常用內外弦同時彈奏旋律。

  傳說

  傳說一:老牧民阿肯

  在民間亦有比人還高的冬不拉

  在民間亦有比人還高的冬不拉

  很久以前,哈薩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過著寧靜的游牧生活。結果森林里有一只兇惡的瞎熊,經常跑出來傷害牧人和牲畜,使人們不得安寧,國王派去了幾批獵人都被瞎熊傷害了。

  國王的兒子名叫“冬不拉”,他請求父王讓他去打敗瞎熊,由于父王不答應,冬不拉私自帶著弓箭、捕獸夾去找瞎熊,并與瞎熊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搏斗,殺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犧牲。當牧民們找到王子的尸體時,都泣不成聲,誰也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給國王。

  這時有個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來,自告奮勇地去見國王。國王問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么?”阿肯指著一棵高大的松樹說:“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國王生氣地說:“明天它如果不告訴我,我就殺了你!”聰明阿肯在牧民們的幫助下,砍下大樹的一個支杈,連夜制作成一把精美的樂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聲歌頌王子的壯舉,傾訴對王子的崇敬和懷念。

  琴聲中有陣陣松濤,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鳴,也有草原人民悲傷的啜泣,國王聽著琴聲,悲痛萬分,是松木制成的樂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訴了國王。琴聲一會兒雄渾激昂,一會兒低回婉轉,一會兒音韻鏗鏘,一會兒又如泣如訴……從此,哈薩克人有了自己的樂器,為紀念王子,人們以“冬不拉”來命名樂器的名字,而彈唱冬不拉的民間歌唱家便叫做“阿肯”。

  傳說二:人民心靈的伙伴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人心愛的樂器,它的來歷,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傳說,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個殘暴的可汗。與他一樣兇狠殘暴的兒子,在為他籌辦50大壽前的一次狩獵中失蹤,可汗命令王宮里的奴仆必須在三天內找到他,誰帶來不好的消息,誰將會受到嘴里灌滿鼎沸鋁水的懲罰。

  一個年輕的騎手在一棵胡杉旁發現了可汗兒子的尸體。他找到了草原上最聰明的老牧人,請他幫忙出主意,老人苦思了好久,終于想出了辦法:只要不用嘴說,就可以逃脫殘酷的懲罰。只見他從房前的樹上據下兩塊最好的薄木板,宰殺了自己的馬,抽出馬腿上兩條長筋。

  老人將薄板和長筋做成了一把神奇的樂器。帶領尋找可汗兒子的仆役們縱馬直奔王宮。來到王宮,可汗坐在他的寶座上,在宮殿的中央擺著一口裝滿鼎沸鋁水的鍋。“你給我帶來了王子的消息嗎?”可汗沖著老人兇殘狂吼。老人拿出昨夜趕制的樂器對著可汗彈起來。

  凄美的樂聲如實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珊孤犕瓯┨缋?,要處罰老牧人,老牧人神情鎮定的告訴可汗,發出聲音的是我手里的冬不拉,如果要處罰就處罰它。

  失去理智的可汗,命令武士處罰老牧人,老牧人拿起冬不拉唱起了心底埋藏已久的積憤。

  老人的歌使仆役們個個抬起了頭,宮廷武士挺直了胸膛,跟隨著老人一起高唱。歌聲像火山爆發,可汗頓時失去了往日的威嚴,他被憤怒的歌聲嚇得癱瘓了,從高高的王位上摔下來,摔進那鼎沸的鋁鍋里。這就是冬不拉的第一支歌,從此以后,草原上便流行開了哈薩克人民心靈的伙伴——冬不拉。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看观看_天美传媒果冻传媒乌鸦传媒_十分钟免费观看大全视频_yellow2019最新资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