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吐是什么樂器?塞吐的演奏方式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時間:2021-10-22
一、塞吐介紹
塞吐是用一段紅毛樹原木掏空制成,呈圓筒形。規格尺寸不定。鼓框兩端蒙以未經處理的帶毛黃牛皮,鼓面直徑40厘米~80厘米、鼓框高70厘米~120厘米、鼓壁厚3厘米~5厘米。鼓皮四周邊緣由十二或十六根方形木棒固定。木棒長30厘米,上粗下細,最粗處為4厘米見方。釘牢后,露出鼓框外部的木棒長25厘米。從鼓的兩端看,鼓面像一輪紅日,木棒猶如太陽放射出的光芒,具有濃厚的原始藝術美感。故此,人們又稱它為基諾太陽鼓(圖)。鼓身兩側設有方形音孔,一為出音,二為拴繩。有的鼓身還繪有紅、白、黑三色圖案。鼓棰木制,棰長30厘米,木棰兩端為圓球狀棰頭,手握中間,兩端均可用于敲擊。
二、塞吐演奏方式
20世紀60年代以后,基諾族的社會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廣大群眾已經擺脫宗教思想束縛,塞吐已被廣泛用于各種節日和喜慶場合中。演奏時,常將塞吐橫置于特制的梯形鼓架上,架高130厘米,一人在后敲擊固定節奏,兩人在前輪流擊鼓對舞或一人在前邊擊邊舞,舞姿剛健優美,奏法豐富多變。另有四人執兩面、兩副镲合奏。在群眾性歌舞活動中,塞吐是主要的節奏樂器,用它和铓、镲等樂器伴奏的歌舞稱“大鼓舞”,歌舞并重,其曲有《大鼓調》、《歡樂調》、《過年調》等,曲調僅為一個樂句,可反復演唱不同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