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鼓,是中國古代細腰鼓類樂器,東傳高麗后成為朝鮮族的重要擊膜鳴樂器。杖鼓清代后在中原幾乎消失,如今漢族地區唯一留存的是福建杖鼓。朝鮮杖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
膜鳴樂器 2019-04-27
抬鼓,又稱水鼓。傣族、德昂族棰擊膜鳴樂器。德宏地區傣語稱梅藏嘎。德昂語稱格楞當,為大鼓之意。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區。 歷史悠久 歷史悠久,...
膜鳴樂器 2019-04-26
環鼓,回族棰擊膜鳴樂器。流行于寧夏、甘肅等省區。有單面和雙面兩種形制。 樂器概述 單面環鼓 單面環鼓,鼓框鐵圈制成,蒙以羊皮為鼓面,外觀似團扇。鼓面直徑30厘米,...
膜鳴樂器 2019-04-26
太平鼓也叫單鼓、羊皮鼓。曲藝曲種。流行在東北農村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滿族、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為男性。演員手執用鐵條做成的直徑約尺許、鼓面蒙以驢皮...
膜鳴樂器 2019-04-26
小鼓是壯、侗、彝、土家等族棰擊膜鳴樂器。流行于廣西、貴州、云南、湖北、湖南等省區。小鼓多用于民間,過年時有用。 基本信息 樂器名稱:小鼓(Snare Drum) 結構組成:...
膜鳴樂器 2019-04-26
如咚,瑤族棰擊膜鳴樂器?,幷Z如為鼓,咚為小,如咚即小鼓之意。鼓框用整段樟木挖空制成,為扁圓形,兩端蒙以牛皮或山羊皮,皮面四周邊緣先縫在略大于鼓框的圓形鐵圈上...
膜鳴樂器 2019-04-26
火者,彝族、布依族棰擊膜鳴樂器。彝語稱火者,布依族稱的光。流行于貴州省西北部威寧、赫章、畢節、水城、納雍、黔西、盤縣等彝族地區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
膜鳴樂器 2019-04-26
書鼓,是布依族、漢族棰擊膜鳴樂器。布依族稱手鼓。流行于貴州省及全國各地 [1] ,專用于中國北方說唱音樂大鼓書等各種鼓書伴奏。 形制結構 鼓框木制,呈扁圓形,兩面蒙...
膜鳴樂器 2019-04-26
八音鼓,又稱八仙鼓。是壯族、仡佬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在民間器樂合奏八音樂隊中使用而得名。壯語稱種依,意為較小的鼓。 中文名: 八音鼓 又 稱:八仙鼓 用 途: 棰擊膜...
膜鳴樂器 2019-04-26
扁鼓,是蒙古、藏、朝鮮、滿、納西、彝、苗、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蒙古語稱恒格勒格,藏語稱額阿、額窮、當木窮,朝鮮族、滿族稱架鼓,苗語稱嗯鐸,漢族稱跨鼓,鼓身扁...
膜鳴樂器 2019-04-26
戰鼓是古代作戰時為鼓舞士氣或指揮戰斗而擊的鼓。戰鼓古稱罐鼓,是蒙古族棰擊膜鳴樂器。 樂器名: 戰鼓 古稱: 罐鼓 簡介 戰鼓,古稱罐鼓,又稱大鼓、軍鼓。蒙古族棰擊膜...
膜鳴樂器 2019-04-26
姜鼓,壯族棰擊膜鳴樂器。流行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德保、靖西一帶。 中文名 :姜鼓 直 徑 :45厘米 鼓 高 :60厘米 樂 器:壯族棰擊膜鳴樂器 形制結構 鼓身用一整段杉木掏...
膜鳴樂器 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