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嘴鼓,壯族棰擊膜鳴樂器。因鼓形似豬嘴而得名。流行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忻城縣一帶 。 中文名: 豬嘴鼓 鼓面直徑: 6厘米7厘米 鼓 高: 20厘米 鼓底直徑: 18厘米 形狀...
膜鳴樂器 2019-04-26
板鼓,打擊樂器。又名單皮、班鼓。唐代清樂中使用的節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間流傳歷史久遠?!肚宄m文獻通考》載: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為各器之領袖,擊法甚不易...
膜鳴樂器 2019-04-26
腰鼓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它來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現了生活。腰鼓是民族棰擊膜鳴樂器,歷史悠久,發音脆亮,在民間廣泛被流傳,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黃土地上的狂...
膜鳴樂器 2019-04-26
苗族猴鼓,苗語稱干那,苗族棰擊膜鳴樂器。因伴奏《猴鼓舞》而得名。又稱花鼓。舊時巫師用時曾誣稱蠻鼓。流行于貴州、湖南等省苗族地區。 中文名: 苗族猴鼓 苗 語: 干...
膜鳴樂器 2019-04-26
瑤族猴鼓,瑤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其為《猴鼓舞》伴奏而得名。 中文名: 瑤族猴鼓 樂器類型: 鼓 流行地區: 上林縣一帶瑤族地區 材 料: 木材 相關節日: 達努節 樂器簡介...
膜鳴樂器 2019-04-26
贈疆,又稱大長鼓。是景頗族特有的棰擊膜鳴樂器。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 西、瑞麗、隴川、盈江、梁河等地。贈疆為棰擊膜鳴樂器,屬打擊樂器類。 中文名:...
膜鳴樂器 2019-04-26
光攏又稱光弄。光弄為大鼓,嘎是舞蹈之意,即大鼓舞。傣族棰擊膜鳴樂器。傣語光為鼓。攏或弄均為大,意 為大鼓。流行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
膜鳴樂器 2021-10-22
略斗,苗族棰擊膜鳴樂器。苗語略為木、斗為鼓,意即木制大鼓。又稱竹龍。流行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地。 中文名: 略斗 屬 性: 打擊樂器 起源地: 貴州 別 稱:...
膜鳴樂器 2019-04-26
在基諾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遠古時候,世界上混混沌沌,茫茫一片。 簡介 沒有天地高山,沒有日月星辰,沒有草木人煙。是女始祖阿墨腰白開天辟地、創造萬物。但忘...
膜鳴樂器 2019-04-26
水族大鼓,呈圓筒形,流行于貴州省各地。 中文名: 水族大鼓 制作材料: 椿木、樟木或桑木 結構構成: 中間略粗,兩端蒙牛皮 鼓面直徑: 45厘米 鼓 高: 100厘米 鼓框用整段...
膜鳴樂器 2019-04-26
瑤族大鼓呈圓柱形。流行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田林等地。各地形制不同。南丹縣里湖、瑤寨一帶的大鼓,多用整段樟木掏空作鼓框,上口單面蒙以未經處理的帶毛牛 皮,用...
膜鳴樂器 2019-04-26
排鼓是鼓類樂器的新品種。出現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廣播民族樂團蔡惠泉、楊競明等根據民間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后又不斷有所改進。排鼓由五個大...
膜鳴樂器 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