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凳介紹 板凳,苗族互擊體鳴樂器。流行于貴州省興仁、興義、貞豐、雷山、黃平等地。 二、板凳的構造 板凳多采用堅硬木料制作,凳面一般長22厘米~30厘米、寬12厘米~15厘米,凳腿式...
體鳴樂器 2021-10-22
一、它石介紹 它石是維吾爾族、烏茲別克族互擊體鳴樂器;維吾爾語意為石頭,又據其聲稱恰克恰克;流行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地。 二、它石的形狀 采用天然石塊而成,石塊為扁長形或長...
體鳴樂器 2021-10-22
一、骨板子介紹 骨板子屬于回族、漢族互擊體鳴樂器;回族稱羊香板、羊扇板;流行于寧夏、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 二、骨板子的形狀 骨板子用牛、羊髖骨制作,呈扇形。牛髖骨一般高34厘米...
體鳴樂器 2021-10-22
一、樂杵介紹 樂杵屬于高山族落擊體鳴樂器,流行于臺灣省各地。樂杵是由原來的一種舂米勞動工具木杵發展演變而成的。 二、樂杵的制作 樂杵常采用紅樟木等硬木制作,其形呈兩頭粗、中...
體鳴樂器 2021-10-22
一、薩巴依介紹 薩巴依是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族 打擊樂 器。流行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常用于歌舞伴奏。它既是重要的節奏樂器,又是男舞者的道具。 二、薩巴依的制作 羊角薩巴依多用山...
體鳴樂器 2021-10-22
一、竹搗筒介紹 竹搗筒屬于高山族落擊體鳴樂器。高山語稱塔刊,即竹子之意。流行于臺灣省。 二、竹搗筒的形狀特征 竹搗筒用一節或數節毛竹制作,上端敞口并在口邊一側開有凹形缺口,...
體鳴樂器 2021-10-22
一、阿嘎介紹 阿嘎屬于藏族落擊體鳴樂器,流行于西藏自治區各地。阿嘎是一種夯形樂器,在一塊扁圓形的石塊中,插入一根長木棒而成(圖)。石徑12厘米~18 厘米,石厚2厘米~4厘米,木棒...
體鳴樂器 2021-10-22
一、連廂棍介紹 連廂棍,又稱花棍、金錢棍、霸王鞭。是滿、蒙古、彝、白、苗、土家、漢等族搖擊體鳴樂器。流行于全國各地,尤以我國北方、云南和中南一帶盛行。 二、連廂棍的形狀 連...
體鳴樂器 2021-10-22
一、金剛鈴介紹 金剛鈴,是藏、蒙古、納西、漢等族搖擊體鳴樂器。藏語稱止布、茲巴。漢族稱法鈴、西藏鈴。流行于全國各地佛教寺院,尤以西藏、內蒙古、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省區...
體鳴樂器 2021-10-22
一、薩滿鈴介紹 薩滿鈴,又稱腰鈴,流行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省區。鈴體銅制,呈圓球形,直徑4厘米~5厘米。鈴的下端開有一字形出音孔,孔長3厘米、寬0.5厘米,鈴內裝幾粒沙...
體鳴樂器 2021-10-22
一、晃鈴介紹 晃鈴的鈴體銅制,呈橢圓形,長徑2.5厘米、短徑2厘米,表面粗糙。下部開有啞鈴形出音孔,孔長2厘米,中段寬0.2厘米,兩端寬0.4厘米。鈴內裝一鐵制圓形小珠。鈴上端設有圓環,...
體鳴樂器 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