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爾,又稱抄兀。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朝爾為蒙古語共鳴之意。又稱西那干朝爾,意為帶共鳴的勺子。形制多樣,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特色??捎糜讵氉?、合奏或為歌舞、...
弦鳴樂器 2019-04-29
庫布孜,是哈薩克族弓拉弦鳴樂器。漢文又譯作霍布茲、霍布斯、柯布孜等。歷史久遠,構造古樸,音色柔美,用于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
弦鳴樂器 2019-04-29
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鳴樂器。因琴體細長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侗語稱郭各、郭各依斯等,是以兩條空弦發音之諧音。又稱彥巴森 。歷史悠久,規格多樣,音色柔細,主要用于...
弦鳴樂器 2019-04-29
呃吱狀與琵琶相似,更近似于傣族玎罕。多為演奏者自制自用,故規格尺寸不一,琴身全長多為45厘米左右,小者僅有30厘米,大者可達60厘米。演奏時有坐姿、立姿兩種。 由來...
弦鳴樂器 2019-04-29
彝族四胡,彝族弓拉弦鳴樂器。較漢族、蒙古族四胡體積小,音色脆亮。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永仁等地。 中文名: 彝族四胡 簡 介: 彝族弓拉弦鳴樂器 特 點:...
弦鳴樂器 2019-04-29
布依四胡,是布依族、苗族弓拉弦鳴樂器。苗族又稱四弦胡。流行于貴州省黔南、黔西 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各地。 中文名 :布依四胡 使用者: 布依族、苗族 類 型: 弦鳴樂器...
弦鳴樂器 2019-04-29
克亞克,是柯爾克孜族弓拉弦鳴樂器。漢文曾譯作克雅可。流行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昭蘇、額敏等地。 中文名: 克亞克...
弦鳴樂器 2019-04-29
形制由琴筒、琴桿、弦軸、千斤、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組成。琴筒呈圓筒形,系用一截兩端通透的毛竹筒制作,筒長18厘米24厘米、直徑12厘米左右,筒前口蒙以豬膀胱膜為面...
弦鳴樂器 2019-04-29
蒙古族四胡,指的是蒙古族地區流行的四胡,形制和漢族地區的四胡相同,常使用紅木、紫檀木制作,琴筒多呈八方形,蒙以蟒皮或牛皮為面,弦軸和軸孔無錐度,利用弦的張力...
弦鳴樂器 2019-04-29
四胡,拉弦樂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稱之為呼兀爾,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陳旸《樂書》:奚琴四胡本胡樂也。清代用于宮廷樂隊,稱提琴。清代《律呂正義后編》...
弦鳴樂器 2019-04-29
彝族三胡:彝族特有的弓弦樂器,阿細人稱嘿胡,撒尼人稱嘞胡,木制琴筒,蒙蛇皮(或羊皮),琴桿用紫竹,桿端有三個森軫,三弦。琴弓略粗、竹制弓形、雙股馬尾,分別穿...
弦鳴樂器 2019-04-29
扎尼,藏族弓拉弦鳴樂器。又稱牛角琴、牛角胡、馬尾胡。歷史悠久,形制古老。流行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和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縣以及藏族半農半牧廣大地區...
弦鳴樂器 2019-04-29